科技日报:出台十大举措,湖北欲扮绿长江经济带

来源:中节能(天津)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时间:2018-09-05

2018-09-05 15:41 科技日报.

脱胎换骨 推动园区循环化转型

炎炎夏日,兴发集团宜昌新材料产业园一批转型升级项目正加紧施工。临江一公里范围内的厂房早已拆除,取而代之的是近千米的滨江绿地。

“我们将规划投资30亿元,稳步推进‘治污、搬迁、技改、转型、复绿’五大工程,争做长江大保护的推动者和绿色转型发展的引领者。”兴发集团负责人告诉记者,目前该企业已规划总投资超过10亿元进行技术改造,项目完成后,将大幅减少“三废”排放,特别是将有效解决异味污染。

此次《举措》还提出,将在园区循环发展上发力。实施园区循环发展引领行动,主要包括建立循环经济统计评价考核机制1个重大事项,以及国家级、省级示范试点园区循环化改造等6个重大项目,总投资334亿元。据湖北省发改委介绍,目前湖北全省拥有国家级开发区20家、省级开发区83家,力争到2020年,推动75%的国家级开发区和50%的省级开发区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。

如今,宜昌沿江一公里内化工企业正迁往离长江较远的专业化工园区,脱胎换骨后再重新开张,并向绿色化、循环化、高端化转型;荆州则果断放弃高污染、高耗能项目,将传统印染企业纳入园区集中管理、统一处理,实现达标排放。

资源引导 浇灌特色金融活水

绿色经济生根壮大,得有金融活水的浇灌。此次《举措》要求,加大绿色金融创新力度,改进完善绿色金融服务,构建具有湖北特色的绿色金融体系。

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,在金融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及环境污染治理,通过引导社会经济资源,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。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副行长宋军介绍,该行联合省政府金融办、湖北银监局、湖北证监局、湖北保监局于今年7月12日出台了《关于创新绿色金融,支持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》。力争到2020年,实现全省绿色信贷余额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;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超过200亿元,绿色企业上市融资规模突破20亿元,绿色资产证券化规模快速提升;绿色保险服务水平不断提高,保险资金的覆盖面不断扩大。

截至2018年6月末,邮储银行湖北分行长江经济带建设项目贷款余额288亿元,比年初增长近33亿元。其中,绿色信贷项目22个,余额比年初增长42%。